欢迎访问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投稿:yn_ser@163.com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首页 行业新闻

云南低空经济场景如何从“试验探索”迈向“规模应用”

云南低空经济场景如何从“试验探索”迈向“规模应用”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3日 来源: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阅读: 分享:

云南低空经济从“试验探索”迈向“规模应用”的进程中,通过政策引导、场景创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协同等多维发力,逐步构建起具有高原特色的应用生态体系。以下是其转型路径的关键点分析:

一、政策体系完善与规划落地

顶层设计明确方向

昆明市发布的《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三年内实现低空经济规模300亿元,培育500家市场主体,并规划滇中新区、盘龙区、呈贡区三大试点区域,推动“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50个应用场景。省级层面正在研讨《云南省无人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强调高原适应性技术研发,为规模化应用提供政策保障。

基础设施配套加速

昆明加快通用机场、起降场建设,完善低空空域划设与智能信息网,启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为规模化运行提供硬件支撑。

二、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

物流配送与公共服务规模化

昆明已开通32条常态化低空物流航线,覆盖医疗物资、生鲜配送等领域。例如,昆明儿童医院通过无人机转运标本,时间缩短至8分钟;官渡区实现海鲜5分钟直达商圈,日均配送量显著提升。

呈贡区建成20个无人机机库,为城管、消防等9个部门提供巡飞、监测服务,覆盖28个城市管理场景。

低空旅游与消费场景普及

环滇池景区引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开展空中游览项目,计划推出超过50个低空应用场景,包括航拍、航空运动等,提升文旅吸引力。市民日常消费场景中,无人机配送咖啡、生鲜等已融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农业与工业融合创新

凤庆县利用无人机进行坚果林病虫害监测与喷药,效率提升3倍以上,推动“低空+农业”模式规模化应用。滇中新区通过校企合作研发“空地一体低空环境感知机器人”,解决高原复杂地形监测难题,延伸至环保、工业领域。

三、技术研发与高原适应性突破

差异化技术路径

云南聚焦高原地理特性,研发适应高海拔、复杂地形的无人机技术。例如,昆明学院团队的环境感知机器人项目攻克高原大气监测难题,填补工业无人机试飞数据空白。

校企协同推动专利转化

滇中新区举办低空经济专利转化对接会,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落地。如云南民族大学的无人自主飞行技术、昆明理工大学的产业协同方案,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加速技术商业化。

四、产业生态与区域协同

产业集群建设

滇中新区打造“空天智行小镇”,聚焦无人机研发、检验检测和人才培养,形成“产学研商居”一体化生态;弥勒低空经济产业园以通用机场为核心,发展“低空+文旅”“低空+物流”,年产能规划达150架轻型飞机。

跨区域辐射效应

云南送吧航空将物流服务从昆明扩展至丽江、广西等地区,并计划向南亚东南亚市场辐射,形成跨区域低空经济网络。

五、未来挑战与展望

云南低空经济仍需突破以下瓶颈:

空域管理精细化:需进一步优化低空航路规划与智能管控平台建设;

标准体系完善:制定高原无人机技术标准与安全规范,降低规模化应用风险;

市场化机制探索:加强社会资本引入,推动低空经济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云南低空经济通过“政策牵引场景、场景聚合技术、技术赋能产业”的闭环逻辑,正从局部试点转向全域覆盖。其差异化发展路径(如高原适应性技术、文旅融合)不仅规避了同质化竞争,还为全国低空经济规模化提供了“云南样本”。未来,随着基础设施完善与市场机制成熟,云南有望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低空经济枢纽。


主办单位: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邮箱:yn_ser@163.com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海伦城市广场2座10层1003号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2024042720号-1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2086

Copyright © 2024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网站地图

  • 协会二维码

    协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