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投稿:yn_ser@163.com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为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而新增的交叉学科,2025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6所“双一流”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首批设立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3所在京高校,在航空航天、工程技术、通信等领域有深厚积累,具备开设专业的优越条件和师资力量,在办学侧重点上也有所差异。该专业的前景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国家战略与政策支持
低空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多部委联合推动标准制定、安全监管和人才培养,政策红利显著。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突破3.5万亿元。这些政策与市场预期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行业需求与就业前景
人才缺口巨大
当前无人机操控员缺口约100万人,装调检修工需求达350万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相关岗位(如飞控系统、试飞人员等)需求持续增长。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研发、制造、运营、管理等领域,辐射就业方向约20万人。
就业领域广泛,学生毕业后,可在低空经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如在低空有人/无人飞行器相关院所、低空产业企业从事研发、制造、运营等工作,也可在低空管理政府机构参与管理与规划。
军工与研发:如航空工业、航天科工等国企及研究院所,参与无人机、低空防御系统等研发。
民用领域:无人机物流、低空智能交通、农业植保、应急救援、文旅、林草等。
管理与服务:低空空域规划、飞行安全监管、通航企业运营等。
薪资与职业发展
军工领域薪资较高,民用领域如物流、智慧农业等岗位需求增长快,职业晋升路径清晰。部分企业如大疆、极飞科技等全球领先,技术研发岗位待遇优厚。
三、高校培养与专业特色
据悉,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为交叉工程类,修业年限为4年,毕业生将被授予工学学位。根据教育部公开的申报材料,上述6所学校计划年度招生人数共计360人。
高校联合布局,不仅将推进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多元化发展,还将为行业提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学科交叉性
北航:侧重无人机军事应用与低空空域管理。
北邮:聚焦低空通信与物流配送。
华南理工:深耕智慧农业与低空服务应用。
实践导向
高校联合企业设置产教融合课程,如北理工实验环节占总成绩40%,华南理工要求创新创业学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深造与国际化
毕业生可选择攻读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等方向研究生,部分高校(如北航)提供本研贯通培养模式。
四、潜在挑战与风险
行业初期波动
低空经济尚处发展初期,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仍在完善,可能面临阶段性调整风险。
技术更新压力
需持续学习无人机导航、人工智能、新能源动力等前沿技术,适应行业快速迭代。
五、综合评价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广阔,兼具政策红利、市场需求和学科创新优势。适合对航空航天、智能技术感兴趣,且具备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学生。未来毕业生将在低空经济的“万亿赛道”中占据先发优势,成为推动航空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
主办单位: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邮箱:yn_ser@163.com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海伦城市广场2座10层1003号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2024042720号-1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2086
Copyright © 2024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网站地图
协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