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投稿:yn_ser@163.com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首页 行业新闻

筑牢家庭安全防线:提升应急意识刻不容缓

筑牢家庭安全防线:提升应急意识刻不容缓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2日 来源: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阅读: 分享: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频发,对家庭安全的威胁日益凸显。家庭应急意识的提升不仅是个人安全的需求,更是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将从自燃灾害与火灾风险现状、家庭应急意识薄弱的表现、提升措施及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强化家庭应急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

一、自燃灾害与火灾风险加剧:家庭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1. 自燃灾害频发,威胁生命安全

此类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家庭若缺乏应急准备,后果不堪设想。

2. 家庭火灾隐患激增

近年来,家庭火灾事故显著增加。电池自燃事件频发,暴露了家庭用电设备管理的漏洞。此外,燃气泄漏、老旧电路短路等问题也成家庭火灾主因。《家庭应急指南》指出,60余种常见家庭事故中,火灾风险占比最高,亟需针对性防范。

3. 气候变化加剧灾害风险

极端天气如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进一步放大家庭安全风险。家庭若缺乏应急物资储备和逃生技能,灾时可能陷入被动。

二、家庭应急意识薄弱:亟待解决的四大问题

1. 物资储备不足,“备而不用”成空谈

多地调查显示,仅少数家庭储备了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等基础物资。部分居民认为“灾祸不会降临自身”,或迷信“备灾不吉利”,导致关键时刻无物资可用。《家庭应急指南》明确建议储备37项应急物品,但实际普及率不足。

2. 技能缺失,应急演练流于形式

即便储备物资,多数家庭未掌握使用方法。例如,灭火器操作不当可能延误灭火时机,逃生绳未定期检查易老化断裂。

3. 风险识别能力不足

许多家庭对潜在隐患视而不见,如堆放杂物堵塞逃生通道、电动车违规充电等,60%的家庭火灾源于日常疏忽。

4. 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效率低,部分家庭依赖传统媒体,未关注官方应急平台。《家庭应急指南》虽提供7大类预警渠道,但公众知晓率有限。

三、提升家庭应急意识:从个体到社会的系统性工程

1. 完善物资储备,科学制定清单

家庭可参照《昆明市突发事件家庭应急指南》,按需配置基础版和扩展版物资。基础版包括灭火器、呼吸面罩、应急药品等;扩展版可增加便携式制氧机、卫星定位芯片等高科技设备。定期检查物资有效期,避免“压箱底”失效。

2. 强化技能培训,推动“知行合一”

社区联动演练:通过家庭逃生竞赛等活动,让安全教育趣味化。

专业化培训: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即将开展的公益宣讲,可为家庭提供急救、灭火等实操课程。

3. 构建风险识别与预警体系

家庭需定期排查隐患,如检查电路老化、燃气阀门密封性等。同时,关注官方预警平台(如气象局、应急管理局公众号),确保第一时间获取灾害信息。

4. 社会协同:政府、企业与家庭共筑防线

政策引导:政府可通过补贴鼓励家庭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如燃气报警器),并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

社会组织赋能: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通过会员单位资源共享,提升家庭应急能力,形成“社区+家庭+机构”联动网络。

四、结语:安全是“1”,其他是“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安全水平直接影响社会整体稳定。面对自燃灾害与火灾风险,提升家庭应急意识绝非“杞人忧天”,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唯有筑牢家庭应急防线,方能实现“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的朴素愿景。期待每个家庭都能未雨绸缪,以科学储备、技能提升和风险意识,织就一张守护生命的安全网。

主办单位: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邮箱:yn_ser@163.com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海伦城市广场2座10层1003号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2024042720号-1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2086

Copyright © 2024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网站地图

  • 协会二维码

    协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