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0871-67327601

投稿:yn_ser@163.com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首页 行业新闻

范维澄院士:推动我国消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范维澄院士:推动我国消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2日 来源: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阅读: 分享:
推动我国消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文/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 范维澄


清华大学 刘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救援工作是国家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消防救援队伍面向新时代国家安全需要,主动融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充分融合现役制和职业制优势,不断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强能,探索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指挥机制,形成了职能清晰、专业协同、规模适度、精干高效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逐渐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新路子,也为世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是,面对当前我国消防安全面临的一些新挑战,我们还要继续以多种路径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更加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

一、我国消防安全面临的挑战

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城市发展也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阶段。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功能化建筑规模与区域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大型商业与交通枢纽综合体、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规模化地下空间建筑,以及多功能复杂结构新型建筑种类多、规模庞大、数量高。以高层建筑为例,全国现有高层民用建筑100多万栋,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有5000余栋,总量世界第一。近年来,全国的高层建筑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2024年前8个月已经达到了3.6万起,超过了2023年全年。由于环境风、烟囱效应等多作用力驱动,常规的腔室火灾动力学不再适用超高层建筑,灭火、消防救援等难以企及。此外,集多种城市功能一体的城市交通和商业综合体大量涌现,建筑结构、影响因素复杂,空间结构高大,结构易垮塌,火灾动力学规律难以预测,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承灾载体的脆弱性问题不断凸显。我国城市中大量建筑工程存在高速度建设、强负荷使用、轻维护保养等问题,抵御风险能力历史欠账严重。“小火大灾”“小火亡人”时有发生。我国老旧城区改造滞后,城中村大量涌现。城中村房屋缺少消防规划设计,防火能力极低。同时还存在违规用电、可燃物复杂、火灾荷载大、无防火间距等众多诱发火灾的因素,发生火烧连营的重大火灾风险大。同时,各类基层单位的系统性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误报率高。单纯依靠信息化技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在社会单位层面,缺乏业主安全和服务发展的共赢机制,消防设施完好率普遍偏低,致使火灾早期处置能力差。

光伏、储能电站、加氢站等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不断积累新风险,并与城市传统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逐渐凸显。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大量特殊的化学物质和材料广泛使用,部分材料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燃烧时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和高温,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新能源设备的构造和设计,也可能使得火灾扑灭和救援工作更具挑战性。

我国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仍有待加强。近年来,为增强国民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水平,普及安全文化知识,我们开展了如“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安全文化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距离形成全社会高水平的安全文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众多火灾事故中还是暴露了公众在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例如2024年江西新余佳乐苑临街店铺“1·2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地下一层在建冷库起火后有4名施工人员逃出了室外,却没有及时通知楼上人员疏散逃生,最后造成39人死亡、9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反映出公众在面临火灾风险时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并且缺乏相应的自救互救技能。

二、推动我国消防治理体系和能力安全现代化发展的路径

(一)以科技创新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消防改革创新提供重要支撑。为提升灭火与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国家科技计划给予持续支持,特别是“十三五”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的实施,推动一系列涉及火灾扑救、危化品事故处置等方面应急救援的新装备、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出炉,为我国消防科技工作进步、消防救援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高科技在消防领域深度集成应用,构建和深度运用消防安全大数据系统,加强火灾风险分析研判、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依托传感器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加快建立火灾灾害监测体系,汇聚地理信息数据、重要防护目标数据、应急能力数据、承灾载体数据、监测视频等重要数据,打造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管理平台,深化火灾机理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研究,突破灾害风险的超早期识别技术。当前我国消防系统已建成一批信息系统,并积累了海量消防数据资源。基于各类数据资源和大数据模型分析,能够实现各类数据资源整合,为消防救援指挥体系提供决策数据支持与支撑。同时,将消防救援工作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融合,加强大模型技术在灾情预报预警,救灾综合研判、决策指挥,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和应用。

加强对新能源、集成电路等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火灾风险的前沿研究。面对各类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发展带来的火灾挑战,从火灾早期精准复合探测、本质安全新材料、应急救援装备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深化现代科技赋能,加快对新型火灾机理及其防护的前沿研究。开展新型材料的阻燃技术与抑烟减毒研究。通过提高相关材料的安全性能,包括在阻燃增效、抑烟减毒、氧化消除等方面延缓聚合物热解产物逸出,减少毒性物质挥发,降低安全风险。从源头降低火灾风险,以本质安全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二)以安全管理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科学有效的城市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安全韧性城市是指在逆变环境中具备耐受、适应和迅速恢复能力的城市。安全韧性城市强调城市自身能有效抵御内外部风险对其社会运行、技术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冲击与压力,在遭受重大灾害后仍然维持城市系统的功能和基本结构,并能在灾后迅速恢复、进行适应性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消防安全韧性对预防和应对城市火灾、工业灾害事故,以及开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起着关键性作用。

首先要做好安全韧性城市的顶层设计。顺应当前城市安全发展趋势,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安全的顶层设计,加强韧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利用先进的公共安全治理理念与技术,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开展城市的全方位物联网监测、评估与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抵御、吸收、适应、恢复、学习的能力,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公共安全网。

其次是提升风险识别能力,降低承灾体脆弱性。风险识别是将城市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精准研判,及时把握安全风险的规律特点。基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措施,可以实现高效、精准识别城市面临的火灾致灾因素的类型、强度、范围和空间分布,从而建立科学的火灾风险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城市建筑火灾高危场所消防安全设计、火灾风险评价、火灾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等在城市规划领域不断完善,降低各类建筑火灾风险的脆弱性,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消防安全韧性。

再次是强化基层韧性。具有韧性的基层组织可以在火灾等突发事故灾难时形成缓冲,有效遏制事态扩大,减缓社会成员所受到的伤害或冲击。当前,科技赋能为提升基层韧性提供了更多途径。综合利用安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建设覆盖基层社会单位重要消防设施的消防安全防控监测中心,对联网单位消防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测系统、消控室值班情况、日常巡检管理状况等进行远程实时监测,为消防管理部门全面掌握社会单位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火灾隐患分布、火灾风险精准防控提供信息化、专业化服务。同时,引入保险、金融等资本要素,打造以保险保障社会单位权益为兜底的新型消防安全服务模式,减轻消防部门火灾防控工作压力。


     (三)以安全文化筑牢全社会火灾防控网


提升公众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减少火灾等各类突发灾害损失的关键所在。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专业救援队抵达现场需要一定时间,自救互救成为减少灾害事故人员伤亡的重要途径。因此,筑牢火灾防控网根基在人民,要靠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素质,筑起人人懂安全、时时为安全、事事保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思想防线。这就需要加强常态化制度化公共安全教育,通过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弘扬安全文化,全方位增强公众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抵御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综合防范能力。推动火灾防控等公共安全知识切实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广泛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等活动,增强公众防灾避险意识,提升公共安全文化素质。要建设一批安全教育体验馆,运用新一代数字新媒体技术等还原真实灾害场景,为公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开展常态化、体验式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推动公众常态化防灾演练和体验式防灾减灾教育落地生根,将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入脑入心。

三、为推动消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保障

(一)加强消防救援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结合国家学科专业体系改革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建强一批特色院校和一流专业,加快建立更加完备的消防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当前大应急特点,加快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打造“学术—实践双向交流”机制,推动消防救援人才在学术研究部门与实践应用部门之间的跨界交流,促进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要构筑工程消防战略科技力量基础,从推进学科建设、夯实科技人才队伍、推动国家实验室和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充分发挥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消防领域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和其他消防科研机构的作用,打造消防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

(二)加快消防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

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加强科研单位与地方政府、消防救援队伍及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形式,推动消防救援技术、产品及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软件开发、智能制造、安全装备、物联网等关联产业,打造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基地和公共安全产业集群。推动形成消防科技产业新增长点,为我国城市消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加强消防救援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搭建消防救援国际合作交流平台,通过多层次、多类别的学术交流、救援技术交流和基础技能竞赛,推动我国消防救援队伍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加速消防救援理念、技术、能力、程序等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消防救援队伍,提升中国消防救援队伍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加强消防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美国消防协会等标准规范制定组织开展合作对接,有效提升我国消防标准国际化水平,形成我国消防标准化工作“引进来、走出去”的新局面。


(本文刊登于《中国应急管理》杂志2024年第10期

主办单位: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咨询电话:0871-67327601 邮箱:yn_ser@163.com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春城路219号东航投资大厦606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2024042720号-1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2086

Copyright © 2024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网站地图

  • 协会二维码

    协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