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871-67327601
投稿:yn_ser@163.com
近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昆明市顺利召开,6个专业咨询组分别围绕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地质矿产、地灾防治、调查与测绘地理信息、信息化建设领域展开专题研讨,紧扣重大问题研究、重大政策制定、关键技术研发评价、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如何防控重大泥石流灾害风险
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一起来看
地灾防治专业咨询组讨论现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024年,我国气候年景偏差,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江河洪水发生早、发展快。特别是入汛以来,多地遭受了多轮次强降雨,部分地区甚至遭遇了突破历史极值的特大暴雨袭击,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强降雨导致的严重洪涝灾害,也引发了点多面广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汛救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救灾形势,自然资源系统牢牢扛起地质灾害防治重大政治责任,筑牢思想防线、提升防范能力,坚决打赢关键期防灾“主动仗”。
云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始终紧绷防灾减灾救灾这根弦,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第一时间发布全省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严格执行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和“强降雨过程提前转移紧急避险”制度,加密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及时组织监测预警临灾避险,以“乌蒙山区重大地质灾害易灾机理、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研究”等科研专项为依托加强科技赋能,加快构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效降低灾害发生风险,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织密织牢地质灾害防范的“安全网”。
“结合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进展情况来看,受地质环境条件、极端天气、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作用,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我省地质灾害活动水平仍将长期处于高发态势。研究重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风险防控措施,是切实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防治能力的重要举措。”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祝传兵介绍道。
近年来,云南发生了多起泥石流地质灾害事件,引发了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尽快补齐重大泥石流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控等方面技术短板和薄弱环节,扎实开展重大泥石流监测预警防治技术攻关,提升未来复杂环境和极端条件下的风险防范能力,这一观点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强烈认同,大家纷纷就重大泥石流运动演化模式与极端工况下的风险评价、“空—天—地”一体化多要素立体监测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等内容发表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首席科学家殷跃平指出,云南省重大泥石流灾害防范技术研究要打破传统思路,突破技术逻辑滞后束缚,综合考虑极端危害程度,在隐患识别上多花功夫,考虑堵塞放大效应,汲取灾害事件教训,加快研究山洪—泥石流新成灾模式,全力研发重大泥石流灾害物源区监测关键技术,将泥石流灾害监测关口前移,提高泥石流灾害调查勘查精准度;在预警治理上狠下功夫,总结全省多年泥石流防治工程经验,结合泥石流成灾模式、发展演化进行动态风险预警,形成地方标准,并将泥石流治理工程实施同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开展“现状+预测”双评价,指导好治理工程实施。
省地质调查局原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王宇表示,要优化技术方法、加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工作,精准识别潜在的隐患点、风险区,尤其是对危险性、风险性大的区域要在符合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管控实际的前提下精准圈画范围,杜绝集中连片过度圈画。同时,要推广应用多源遥感识别技术,发挥“空—天—地”一体化识别技术作用,动态开展泥石流调查并追踪人类工程活动迹象。
“将分散在各部门各行业的数据进行整合,深度挖掘学习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律,十分重要且必要。这不仅有利于高位高寒高海拔工况下监测预警设备和供电模式的研发,也有利于对气象风险预警、各类监测数据特征进行海量数字孪生分析,助力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议国家层面加强对云南省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的技术支持指导,力争取得更加成熟、更具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自然资源部(云南省)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吴顺川认为。
省地质灾害研究会正高级工程师李长才提出,要关注大型风电站建设及其诱发泥石流灾害事件的长期追踪,对重大线状工程建设顺坡弃渣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应引起重视,研究台风影响区群发性泥石流灾害的成灾模式,深化东川小江流域高频泥石流灾害机理研究。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工程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铁永波认为,区域上泥石流研究对象要具代表性,考虑不同降水类型的激发力。聚焦泥石流物源区浅表层土体与植被关系及沟道漂木放大堵溃效应。基于山洪、泥石流链状动力过程开展技术研发,采取必要手段进行逐级消能处置,严防沟道堵塞。
“云南省泥石流灾害孕灾背景条件复杂,地区内泥石流成灾模式差异较大,滇西北横断山脉受青藏高原隆升挤压作用,滇东北褶皱山脉受云贵高原深切割,山体地应力重分布明显,深大活动断裂广泛分布,第三系以来可能引发6级以上地震的工程活动断裂有150余条,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引发泥石流监测预警工作有待加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王昆认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下一步,云南要以实施好重大科研专项为着力点,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成果,从而显著提高“防”的能力,持续筑牢“治”的基础,全力加强“救”的支撑,推动地质灾害管控工作从隐患点向风险区拓展,为防范重大地质灾害提供科技保障。
与会专家领导还共同审议了《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地质灾害防治专业组工作机制(征求意见稿)》。
主办单位: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咨询电话:0871-67327601 邮箱:yn_ser@163.com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春城路219号东航投资大厦606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2024042720号-1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2086
Copyright © 2024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网站地图
协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