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投稿:yn_ser@163.com
2025年应急行业发展趋势及产业链结构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社会对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据数据显示,全球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间始终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11年市场规模为5311.1亿美元,至2018年已攀升至9211亿美元。到2024年,全球安全应急产业市场规模更是有望高达14256.5亿美元,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强劲的增长动力。
在中国,应急装备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应急救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2年中国应急产业规模约为19822.5亿元,同比增长11.12%。其中,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已超7000亿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中国应急产业规模达到了2.4万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2.8万亿元的规模。
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安全应急领域不断融合应用,这一趋势将会持续推动安全应急装备供给与应用水平进一步增强。智能无人机、感测设备、通信设备等已广泛运用,具有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智能安全应急装备和系统,如智能消防机器人、智能巡检车、智能预警系统等,能够在复杂危险环境中自主作业,减少人员伤亡风险,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
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的需求日益迫切。恐怖袭击、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社会突发事件也对应急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密集,安全风险增加,城市建设、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需要得到及时解决,对应急管理和应急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应急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对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推动应急产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将推动应急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多领域技术的协同创新将成为应急产业的发展重点,如与新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的结合等。
产业集聚化发展
各地政府在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应急产业链生态的构建,未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会更加紧密,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应急产业将与科技、通信、医疗、交通、能源等多个行业深度融合,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应急产业体系。
智慧应急成为新趋势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应急产业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智慧应急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应急管理的效率和响应速度的一种新型应急管理模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智慧应急将成为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成为重点
应急能力体系建设逐步向基层单位渗透,通过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应急产业链结构
应急产业链由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游部分
应急物资原料的生产与供应包括金属、塑料以及电子元器件等关键材料,为应急物资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硬件设备生产代表企业主要有海康威视、中兴、华为等,提供应急所需的各类硬件设备。科技服务平台代表企业主要为阿里云、高德地图等,为应急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中游部分
应急产业中四大类产品主要包括应急服务、应急救援、监测预警以及安全防护等相关产品,构成了应急管理的核心。主要生产企业有天瑞仪器、聚光科技等。
下游部分
下游部分主要关注应急体系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发展,如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城市化进程中的安全问题等。通过构建完善的应急体系,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现代化的应急物资产业链还应具备一个完善的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网络,不仅包含应急物资的来源及数量信息,还应具有需求预测和应急决策的能力。
综上所述,2025年应急行业在市场规模、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化、智慧应急以及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应急产业链结构也日趋完善,为应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应急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主办单位: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邮箱:yn_ser@163.com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海伦城市广场2座10层1003号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2024042720号-1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2086
Copyright © 2024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网站地图
协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