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投稿:yn_ser@163.com
山西省作为中国煤炭工业的重要基地,拥有887座煤矿,建设有51支专职矿山救援队和457支兼职队,共计1.3万余名应急救援人员。山西局以大同队、汾西队和中煤平朔队3支国家队为核心,依托五支地方队为中坚力量,与其他43支矿山救援队伍点对点连线,构建“8圈43线”的矿山救援网络,创新“以强带弱,整体提升”的队伍建设管理新模式,为保障山西省矿山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充分发挥国家队“模范队”属性,带动地方队建设。一是锚定“一个目标”,即以全省矿山救援队伍整体提升为目标。山西局指导大同队制定《矿山应急救援队应急预案范本》,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交流,带动全省矿山救援队伍提高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推广汾西队“五化一流”建设经验,带动全省矿山救援队伍提升管理水平和救援效率。二是坚持“两个引领”,即大同队引领晋北区域、汾西队引领晋南区域。山西局指导大同队组织位于晋北地区的9个中队,深入一线开展急救技能“进厂矿、下基层、到班组”活动,通过班前会和集中授课等方式,对企业职工开展安全和应急教育培训;指导汾西队运用“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对晋南区域的地方队开展一对一专业指导,帮助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夯实应急救援基础。三是统筹“三对关系”,即国家队向地方队外派技术人员指导队伍建设的“政企合作”关系,国家队与企业队共同研发技术装备的“互利双赢”关系,国家队对兼职队标准化“四同时建设”的指导关系。山西局以标准化考核为重要抓手,以国家队为示范标杆,鼓励“政企合作、企政合建”,推动队伍向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已有10余支地方救援队伍通过与国家队的深度共建、技术共享,实现了设施装备的更新、基地建设的完善和应急能力的拓展。
二、充分发挥国家队“领头雁”特质,拉动地方队发展。一是聚焦实战标准抓培训。作为全省应急救援人员培训的重要基地,国家队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救援人才的职责使命。山西局明确要求,培训工作必须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着力加强地方队的三项关键演习训练——即月度进行救灾模拟演习训练“摸底考”、季度开展高温浓烟训练“期中考”、年度举行综合性演习训练“期末考”,通过标准化、系统化演习训练,有效提升地方队的应急救援实战能力。目前,全省已有7支队伍达到标准化一级、11支队伍达到标准化二级。二是聚焦“一专多能”抓提升。国家队均建设了集矿山救援、地震抢险、地面排涝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基地。山西局积极推动国家队与地方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发挥国家队装备、设施、人才等优势,通过开展实训演练、技术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有效提升了11支市级地方救援队伍的“一专多能”建设水平。三是聚焦技术管理抓交流。山西局建立完善“山西省救援队伍建设专家库”,抽调国家队专家和地方队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队的技术优势,促进与地方队的交流合作,实现了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三、充分发挥国家队“主力军”作用,推动地方队提升。一是组织联合应急演练。山西局积极推动国家队与地方队开展跨区域、跨单位的联合实战演练。在吕梁市2024年市县地震应急综合演练中,汾西队从装备操作使用、高空救援要点、地震救援战法等方面,为吕梁地区各地方队提供示范引导,帮助提升复杂灾害环境下的实战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二是开展战时救援互助。山西局组织国家队与区域内各地方队签订框架协议,确立了平时联合演练训练、战时建立抢险救援“直通车”机制的合作模式。在抢险救援现场,国家队不仅勇挑急、难、险、重任务,而且积极向地方队传授救援技巧要点,通过现场指导和实战教学,助力地方队提升救援能力水平。山西局协调中煤平朔队建立了区域事故应急救援平台,近年来,利用该平台与地方队协同作战,参与周边晋、陕、蒙三省的矿山、危化等各类事故灾害抢险救援100余次,为区域安全稳定做出重要贡献。三是参与应急体系建设。山西局引导国家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深入参与地方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协助地方应急预案编制,以及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标准规范研讨制定工作。国家队结合区域灾害特点,与地方矿山监管部门共同编制了《矿山自救互救实用技术》《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施救手册》等多项救护规范,为地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主办单位: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邮箱:yn_ser@163.com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海伦城市广场2座10层1003号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2024042720号-1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2086
Copyright © 2024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网站地图
协会二维码